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曾在“中国化妆品T6(Top6)渠道商”大会时表示,未来的中国化妆品市场将会呈现“M”字型的发展趋势,高端产品受消费者追捧,中端产品渐渐萎靡,低端产品因价格等因素也会成为主流。所谓M型市场,即一部分消费者只买高端产品,另一部分消费者纷纷购买低端产品。
也就是说,在M型市场里,中国的消费者开始走向两个方向:向左是奢华,向右是低端。在奢华模式中,消费者不惜高价购买高级品质和满足情感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中国这几年奢侈品消费的火爆也印证了这点;在低端模式中,消费者尽可能的寻找低价高品质的商品,也必然会催生一个庞大的低端市场,这也是为什么阿迪王、尼彩手机、神舟电脑等低端品牌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却活得非常滋润的原因。
不仅在中国如此,在全世界营销领域都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个成熟的市场或品类,最终都将逐渐趋向于两级,中端市场被称之为“泥泞的中间地带”。在M型的市场中,高端和低端的品牌更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当然,郎教授关于中国化妆品将走向“M型”消费的论断,也许还没这么快到来。但从郎教授的论断中我们可以得知,除了高端市场,低端市场也会有美好的未来。
之所以关注低端市场,除了M型这部分市场的消费者占据绝大多数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易斯拐点”。所谓刘易斯拐点,这是英国学者阿瑟·刘易斯提出的理论,意思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完毕、陷入劳动力不足状态。联合国的预测2014年中国将进入“刘易斯拐点”,其重要特征就是劳工数开始减少与低端消费市场的爆炸性增长,预计中国将面临持续5-7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双位数工资增长,而工资的增长,将带来一个低端消费市场的爆炸性增长。国家即将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现在中国有着全世界都垂涎的5亿消费者,这5亿人目前还是中国的城市消费者。“刘易斯拐点”将给中国带来第二个5亿消费者,虽然他们没有第一个5亿消费者那么有钱,但是他们可以消费价格低廉的产品。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将是一个新的巨大的低端消费市场。
麦肯锡一个关于中国市场的研究报告曾专门提醒跨国公司,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尚未被满足的大众消费市场,他们是由潜在的准富裕家庭(即M型中的大众群体)约有3500万个家庭组成,而他们具有强大的购买力,但目前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
“对多数大型品牌来说,亟待开发的中国低端市场将带来更多机会。”有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中国市场消费者洞察报告,尤为引人关注。报告指出,中国县市级城镇和农村消费量占全国消费总量六成以上,是中心城市的两倍多,未来众多的二三级城市及农村市场将给中国化妆品行业带来广阔的增长前景;相对于已近饱和状态的一二线城市而言,这些快速成长的低线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五年,二三级城市以及农村市场日化行业整体收入有望保持18%以上的增速,这说明中低端市场更有活力”,有业内人士如是表示,“低端市场的开拓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众多化妆品品牌的一个持续的重要策略。”
向左是奢华,向右是低端。目前,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规模仅占化妆品市场总规模的小部分,决定未来势力市场划分的将是中低端市场。在M型市场和“刘易斯拐点”的叠加影响下,置市场空间更为庞大的中低端化妆品市场于不顾,依然保持死磕高端市场城池的行为,不仅傲慢,而且危险,放下身段或许能看到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