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皂,护肤的下一块蛋糕?
在广东国际美博会上,精油皂军团来势汹汹。在日化展区,记者初略的一数,展出了精油的参展商就在十家以上。实际上,精油皂在国内横空出世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近两年的事,尽管它在欧洲源远流长。展会现场观众对此也饶有兴趣,在一家公司的展位上,大屏幕电视机反复播放着该公司精油皂的生产加工全过程。该公司工作人员则在一旁推销精油皂产品,展位前人头攒动,观众纷纷掏出荷包争先恐后的购买。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精油皂颠覆了传统皂类洗涤清洁用品的标签,悄无声息登上了护肤品这个广阔的平台,从抗菌消炎、控油祛痘到补水美白,常规护肤品该有的功能,精油皂也一样不落。
既然精油皂有这么多的优点,那是不是精油皂的时代即将来临呢?如果您认为,精油皂马上就要替代洗面奶了,那我告诉您,您太乐观了。
成气候仍需时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精油皂要真正走入大众,目前存在这几道明显的软肋。
首先是厂商的实力问题。目前从事精油皂生产的不少都是中小企业。当然,中小企业不代表生产的精油皂质量靠不住。因为,精油皂虽然可以成为护肤神器,但不是飞机大炮,并不涉及到太多的高科技。
其次是渠道问题。从记者对精油皂品牌的采访来看,也证实了精油皂以网上销售为主。目前还无法进入主流的渠道。
第三是推广问题。这里涉及到两点,既包括品牌的推广,也包括精油皂这个产品推广给广大消费者。从价位上来看,尽管几十块钱一块的精油皂相对于精油来说已经很"平民化"了,但相对于沃尔玛的2块钱一块的上海牌芦荟皂来说,依然显得很高很高。在消费者的观念里,肥皂从来就不是高端产品,你还敢卖这么贵?所以,如何向消费者完整的传播精油皂的信息?
无论是对自身品牌的推广还是对精油皂这个产品的推广,这些企业从实力上、观念上都显得力不从心。从实力上说,让一个比手工作坊大不了多少的企业去真金白银砸上成百上千万搞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显然是不现实的。指望现有企业的规模和思维,要挑起"精油皂普及"的大旗的任务,恐怕有点"忒不靠谱"了。
当然,也无需绝望。对于精油皂来说,更多的个性化的造型,走精品或礼品路线,或许是曲线杀入线上渠道的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