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福顺隆主要以珀莱雅、自然堂、美肤宝等国内一线知名品牌为主,周常清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广告上常见的一些本土品牌在他店里几乎都有,“早期霞飞、雅芳都卖过,名品能提升形象,没有好的产品不行。”而他在选择品牌时,也始终坚持“有一定的名气,质量不错,适合老百姓用”这一原则,将最好的产品和最佳的服务带给消费者。
深谋远虑 自创品牌
专营店相对KA卖场在化妆品销售上更为专业,同时小店选址更具灵活性,可以分布在KA卖场到不了的地方,这是周常清的福顺隆化妆品商场的优势。但他不满足于已有的优点,在将服务、规模做精深的基础上,他还借鉴KA卖场在装修、商品陈列上的特点,注重提升福顺隆的装修档次和经营规模,以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当中提升其竞争力!
同时,多年的店铺经营经验告诉他,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很容易受导购话术影响,“名品吸引客流,销售靠导购”。因此,他十分看重员工的销售技巧,“现在的80、90后相比我们这一代,文化水平更高,想法也多,比较厉害。”不同于很多店不敢用年轻的90后,周常清愿意给予他们足够的平台,“我们店的流动率并不大。”
不仅在专营店管理上,周常清有着自己清晰而明确的规划,同时深谋远虑的他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贝尔塞金”,意识到“大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做为下游的经销商不但要承担人工、物流、店铺租金等越来越高昂的成本,还得面临被替换代理权的风险”,先人一步的周常清在两年前创立了自有品牌,现在的“贝尔塞金”已经拥有了20多个经销商,一个月能达到几十万的销售额。
拥有得天独厚的网点优势,周常清创立“贝尔塞金”这个品牌似乎是水到渠成,“自有品牌利润空间高,但前提必须得保证质量。”眼下,周常清正在考虑如何宣传推广,“自有品牌的品牌力不够,开拓新的市场和经销商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只能慢慢来,下一步我打算去美博会看看。”未来他也希望自己的品牌能发展得如屈臣氏自有品牌那般顺利。
代理商始终会存在
在大环境之下,作为“夹心饼”的代理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人工、物流等费用不断上涨,很多公司几乎承受不起”,周常清也坦言自己去年开始不做代理商了,“很多厂家与终端都达成了直供意向,在中间环节的代理商不强势,没有话语权。”
“老的代理商还可以,在早期市场不那么成熟,几乎都能大挣,不少老代理商都‘吃饱了’;新的代理商生存起来就比较困难,没网点、没资金、没人脉,只能举步维艰。”
代理商不好做,在行业内不止一次听到业内人士表示,“厂家任务连番增长,好不容易完成了库存,又有新的任务指标压下来。”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终端,每一品牌的销售量自然有所下降,就算做得再好,也要面临不是被厂家就是被店铺卸磨杀驴的风险,在这个如履薄冰的时代,不少代理商或知难而退,或转而自己开店,或自创品牌。
那么,代理商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呢?
“没有代理商也不太现实,不管怎样,代理商都将会长久存在,也许是以其他形式存在,但消失不了。” 周常清认为,取消代理商,这要求厂家有十分强大的实力,必须在全国各个市场成立自己的办事处,“而这从短期来看,是不太可能的。就山东一个省其市场也是相当大的,因此代理商肯定得存在。”
“现在一些实力较强的厂家直接把网点给代理商,你只要去送货就行了,也许只有4、5个点,利润已经越做越低,这种代理商已经没有多实质的用处,沦为了‘搬运工’。但没有这个‘搬运工’也是不行的。”
在日化行业打拼了十七载的周常清,一路走来,披荆斩棘,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他用自己的日化经历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未来五年,本土品牌将会经历一个洗牌,强的越强,弱的越弱,到2020年,小品牌基本就没人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