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牙膏去哪里?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超市、楼下的便利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口腔健康,牙膏的细分种类也越来越多,性别划分,年龄层划分、功效划分,时间划分等等。但牙膏的销售渠道却没有多大变化。尽管牙膏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化妆品,但如今它还是更多地出现在商超、便利店。
尴尬的“穷小子”
牙膏该不该出现在化妆品专营店?既然被列为化妆品,进入专营店销售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对这个问题,业内却给出了不同的声音。
有人认为,尽管相关规定里牙膏被列入化妆品的行列,但是在消费者心目中,牙膏还是不能与膏霜、彩妆、香水这类传统意义上的化妆品化妆品对等。作为日用必需品,牙膏跟时尚搭不上边。在一些店家看来,它和洗衣粉、肥皂这类洗涤用品一样,它们的出现只会弱化化妆品专营店的“专业性”,降低整个店面的档次。
另一方面,国内牙膏行业发展不均衡,品牌集中度高。知名度高的品牌,其渠道利润透明,商家获利少;没有知名度的品质没有保证,回头率低,销量难以提升。而相比其他化妆品,牙膏普遍售价偏低,利润空间低。缺少品牌、利润等方面都能够满足终端经销商需要的牙膏产品,经销商选择的余地非常少。
但也有人不这样认为,某金姓包场经销商就觉得牙膏的市场潜力巨大,做得好会成为专营店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原因有三:一、牙膏是超市销量最大的品类之一;二、牙膏价格从5元到30元,而且近几年价格一路走高,经销商利润高;三、牙膏单品少,一般十几二十几个单品。相对于动辄上百个单品的洗涤类产品来说,牙膏占压库存资金少,管理费用低,经销商投资回报率高。
显然,牙膏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身份尴尬,利润低。对于像屈臣氏、雅丽洁这类主张“个人护理中心”的专营店来说,牙膏的存在合情合理,但对于像是恒美、启美这类以化妆品,甚至是彩妆为主题的连锁专营店来说,牙膏的出现就显得不伦不类。牙膏在专营店里的生存状况更多时候看的是店铺的定位。
痛并快乐着的药店
在专营店渠道,牙膏有着难以名状的“苦楚”,但药店,却是一些牙膏品牌的“福地”,尤其是一些有着药物生产背景的功效性牙膏。像是云南白药、片仔癀、敬修堂。
之所以说这类牙膏进入药店有着巨大优势,是因为它们有制药背景,有品牌的支撑。无论是云南白药,还是片仔癀都有着百年的历史,其品牌在消费者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另外它们多年来在药品市场的铺下的渠道资源,很多也可以用在牙膏市场上,比如说药店。
制药企业借助产品功效方面的优势进入牙膏市场,对于产品的宣传的确有所帮助,而进入药店,更凸显了其功效上的专业性。“药店完善的网店铺设也是化妆品专营店所不能比的。”山东美乐汇的总经理许宝同
像是云南白药牙膏产品就利用了药店和超市两个终端进行销售。据了解,2011年,云南白药牙膏销售额就已超过10亿元,成为云南白药药妆业务的核心产品,今年上半年牙膏系列销售额达到7亿元,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药店作为牙膏的销售渠道之一,能够与其功效诉求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但是药店的针对性过强,如果只是把目标定在这一点,不利于牙膏这个日化产品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制药背景的品牌,他们想进入药店并站得一席之位就更难。
希望与风险并存的电商
电商的作为迅速崛起的一极,已经开始与商超百货、专营店分食蛋糕。先是淘宝这类综合性电商网站,然后是乐峰、聚美优品这类专业性化妆品网站,再至后来的伊人商城等企业自建的化妆品垂直销售平台。电商的迅速发展给化妆品行业带来了新的面貌。
但是化妆品电商已经不是稀罕事,但是牙膏的电商之路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无论是在淘宝还是在聚美优品上都难觅牙膏的踪迹。
其实牙膏更具有电商潜质。
首先牙膏消费品,成本低,更适用于在网上销售。
广东金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浩涛表示,从中国内地的化妆品销售渠道分布来看,商场百货占比达七成,其次是连锁超市,屈臣氏、万宁等个人护理店居第三,新兴的电商渠道第四。
去年11月,片仔癀与华润医药签订协议,共同出资10亿元建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以双方医药主营业务为主,在营销渠道上也会共享。片仔癀方面指出,华润集团营销网络中1000多家药店和商超等零售渠道,对公司重点发展的化妆品、日化牙膏等产品销售有极大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