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乐视网与国内知名品牌京润珍珠达成战略合作。京润珍珠将在一年之内向乐视网投放1000万广告,用于京润珍珠的品牌传播和市场开拓。京润珍珠董事长周树立介绍,作为国内知名化妆品品牌与最大的珍珠专营企业,京润珍珠近年来市场发展迅猛,“给您珍珠般美丽”的品牌理念深入人心。面对现今丰富的媒体环境,京润珍珠2012年将采用集电视、互联网、户外、平面、行业媒体并存的多渠道立体式整合营销策略,并对新媒体的兴起表现了特别的兴趣和关注。与乐视网的深度合作,将使京润珍珠的品牌营销进一步提速。
据了解,乐视网将在整合平台和资源的基础上,以最具商业价值的“立体营销”为京润珍珠度身定做品牌传播策略。
一方面,乐视网将围绕同步各大卫视的热播影视剧,与京润珍珠联合打造大剧营销的新模式,为京润珍珠提供“O2O模式”的营销支持,即从线上到线下,与消费者有更好的互动。乐视网拥有行业最全的影视剧资源,已锁定2012年热播影视剧的50%-60%,2013年热播影视剧的40%-50%,是其他10多家主流视频网站同类资源综合的两倍多。这些资源将成为品牌营销的利器。
另一方面,乐视网及乐视TV联合打造的娱乐届盛事——乐视影视盛典,为京润珍珠打造全明星营销的舞台。在3月31日的盛典上,京润珍珠作为赞助合作伙伴参与其中,品牌和影响力得到了较大的宣传和提升。此外,乐视网的优质自制内容,将为京润珍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微电影及乐视自制栏目。
我们看到,今天的营销模式正在发生变革,各种媒体正在发生分化,电视媒体越来越多,更多是出现新的形式,这为消费者提供的更多媒体的传播选择;同时,科技的日新月异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以前没有想象过的传播媒体,比如IT的新的产品、数码产品都为今天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这些同样也为我们的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信息的了解平台,在这样的环境下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慢慢的由企业自己来控制,变为消费者来控制。
无独有偶,宝洁公司也正在关注更多的新兴媒体投放形式,已逐步将投放于电视广告的部分费用转移至新兴媒体。几十年来,宝洁一贯采用在电视台投放15秒及30秒的广告方式,但现在他们正在突破这一方式,考虑更多地采取和电视台合作等方式,包括平面媒体、互联网、电信营运部门以及其他潜在的新兴媒体。
宝洁公司在美国的医药产品决定上市的时候,有一部分广告投电视、有一部分投互联网,加上一些简单的上市活动。因为这个品牌的产品是治胃痛的产品,经过调研它的目标主要是中年女性的群体,她们得继发性胃病的几率是非常高,容易产生一些非病痛的胃痛,考虑到热衷于社会活动的女性她们的生活特点,这个品牌的上市计划并没有像宝洁公司其他的产品上电视,只是投了不到三分之一的上电视,针对这样一个特别,大部分预算在终端的推广上,与其他媒体共同营造口碑的推广上,而不是像传统的媒体一样在家看电视打动她,所以这一点是不一样的。
宝洁在中国用新型的媒体方式让消费者了解信息,通过消费者的手机了解他们对某一个信息的及时喜好程度,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平台,在中国差不多有3000个样本群体,通过这3000个样本群体的手机可以了解到女新消费者对很多产品的需求。比如在上海通过手机的访问了解到了在上海当地的女性消费者对美容类信息传播的需求。例如针对护肤类产品,主流的传播渠道消费者所接受的依然是电视和平面媒体,但是早上的报纸和下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却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这个平台有意思的地方在全天任何一个时刻了解到他们在那个时刻对信息的接受程度,是早上、中午、下午,还是晚上对信息的关注度是非常有趣的发现。通过包括手机在内的一些新兴渠道帮助了解消费者一些新的需求。当然所谓数码营销对宝洁而言是一个崭新的媒体的,宝洁也是在不断的摸索,希望找到一个最佳的形式。事实上,宝洁公司的会员刊物《生活家》也在不断的拓展会员以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消费者始终是营销和传播行为的核心,在传播策略方面有很多是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购买广告,而应该把消费者的感受,从交易的感受转化为品牌的感受。由于宝洁在华对于高档化妆品的愈加重视,因此,时尚类平面媒体的广告投放已成为宝洁广告投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各类门户网站也时常出现宝洁洗发水产品的flash。宝洁负责市场营销的全球副总裁史旦格多次提到,宝洁应当逐渐减少对传统电视广告的依赖性,更多关注新兴媒体的崛起。而且宝洁高层不止一次暗示公司正在改变电视广告投放战略。史旦格曾宣称,“我们必须掌握消费者所有关于电视的观点,并创造出消费者乐意选择收看的广告。”
不仅是日化企业,其他快消品也在加大对新兴媒体的广告投放。搜狐视频与湖南卫视再度联盟,推出成长秀节目《向上吧,少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伊利与《向上吧,少年!》栏目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成为《向上吧,少年!》的独家战略合作品牌,并创下国内在线视频大型原创活动单笔投放的新纪录。此外,伊利还将结合自身的线下渠道,通过有奖活动、店面宣传等多种方式,引导消费者共同参与,通过电视、网络、实体三个层次的多维度营销,全力提升品牌的整体影响力。
其实,投电视也好、投视频也好,原理是相同的。就是我的消费者在哪,他通过什么可以看到我的广告。他是看电视的,我的广告投在电视上;如果我的目标消费者是上网的,看网络电视的,我就投入在网络。如果我们不断研究现在的消费人群,年轻人生活目标的变化,包括他收视行为的变化。就会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更多的时间是泡在网上的,他们很多的行为、很多的生活工作上的事情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随着网民们在线时间越来越长,在线生活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网络可以填补传统媒体无法覆盖的时段。围绕在线体验的广告营销也因此而必然产生强大影响力。新媒体多是建立在消费者的生活接触点上进行传播,越是贴近消费者生活形态的媒体越具有广告价值。总之,创造全新的时间和空间就能赢得全新的市场。
电视的空间比较小,大概是30秒、15秒的广告,变化比较少。但是视频的广告模式有非常多的,各种类型的植入类的、不同形式的广告,因为在视频广告中,可以投一两分钟的,这样的变化比较多。当然仅仅是投放广告实际上并不能彰显新媒体的优势,新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互动营销上面。所谓的互动体验就是牢牢地抓住用户参与的宗旨。用户通过精准的媒介、媒介购买的行为来到这个网站上,这样一个到达率、转化率实际上是1%。要让用户来创造内容,让用户产生价值,也就是说在用户体验这一块的领域里要去创造出让用户自愿的,在这个小社会里面,或者是小平台里能够去产生更多的交互性行为,这样的话我们才会在很漫长的执行过程当中不断地优化效果,让用户逐步地增加转化率。
广告主的效果要跟他的目标人群相关。实际上效果最根本来说是让它的目标人群在合适的时间、地方、合适的形式下达到一定的效果。
当然,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也并非故步自封,而是不断思变,不断进行资源开发创新。以电视为例,短期内中国电视媒体的强势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它作为中国覆盖最广泛的媒体,潜在收视人口11.54亿,是真正能够影响全国的媒体。各大电视台也纷纷对自身媒体广告资源进行了多样化拓展。一是开发利用一些特殊资源,如某些电视媒体独家买断体育赛事的广告经营权,买断节庆资源等;二是打破以往旧的广告模式,开发出更新颖、更个性化的广告形式,用淡季投放、非黄金时段投放、植入式广告来有效规避竞争企业的广告消耗战,提高广告传播效果。
而对于对传统媒体投放以来非常严重的日化企业来说,在未来的广告投放一定要把握住:
1、当一切都成为广告的载体,与消费者沟通的媒介,宏观媒体环境的变化导致广告效果和广告投放成本的变动,故而企业的媒体战略战术也应及时调整。
2、企业应重视对产品目标受众的划分,并制定与之配合的广告投放策略和广告创意;合理的媒介组合是广告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实现途径,不论在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抑或是进行线下营销活动,都应是整合营销的一种手段,为使传播影响力更大,覆盖到方方面面的目标受众,需利用多媒体整合,立体触及更多人群。
3、在企业立体传播的要求下,新旧媒介必然走向互相交融,互为支持,共同繁荣。传统媒介将经历新媒介的浸透和改造,新媒介也需借助传统媒介在受众群体和内容提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来进行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