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日前通报今年7月和8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进口商中有多家知名企业。此次通报的进口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仅指所列批次食品、化妆品,都已依法进行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未在国内销售。
知名企业,一般是规模比较大、市场口碑比较好、消费者比较信得过的企业。所以知名企业的“名”,一般是美名,不是丑名;是香“茗”,不是臭“茗”。企业要的就是名气,美名之气场;消费者信的就是名气,名牌之信用。所以国际上素有品牌价值之研究和排名。毫无疑问,知名企业理应十分珍惜和爱护既得之大“名”。如果不是短视寸光,如果想办百年老店,那么就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乃至生命一样,爱护企业的名声。
这次被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的公司和产品,漯河双汇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7月从丹麦进口的一批冻猪头被检出有沙门氏菌,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从土耳其可口可乐公司进口的一批橙果肉和橙汁饮料,存在包装不合格和非法进口问题,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8月从马来西亚进口的一批燕窝因被检出含亚硝酸盐,益海嘉里(青岛)贸易有限公司从埃塞俄比亚进口的一批芝麻存在霉变问题,全都是响当当的名牌。
看来,对于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的监管,同样不能有所松懈。国家质检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于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的监管,依然要一视同仁,为健康的市场守门把关,为消费者的安全守夜护航。同样,尽管国内大陆食品的安全问题事故频发,让消费者胆颤心惊,让管理者绷紧神经,人们常以为进口的食品就是安全的。这次多批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地猪肉产品被检出“瘦肉精”,无疑促使消费者放弃幻想,给监管者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