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香水专业指南Fragrances of the World曾统计,手工香水在2004年只有139种,到2014年数目上升到441种。美国市场研究机构NPD也指出,直至去年年底,手工香水的销售额不断上涨,约占到市场份额的35% 。
与之对应的是,诸如碧昂斯、贾斯丁比伯等明星创立的香水品牌,销量却不如以前般如意,2014年,主打这类明星香水的雅顿集团股价下跌了25%。毕竟明星效应从来不是长久之计。此外,那些陈列在美妆综合店或机场免税店柜台上的大牌香水—它们每支都有独特造型、名人代言,可能还有属于自己的广告片,堪称奢侈品牌的入门产品。
与炫目的外表相比,大牌香水提供的广告宣传策略和消费体验都不那么令人愉悦。Lizzie Ostrom在Odette Toilette的公司专门从事香水营销工作,她表示,目前人们已对大牌香水的整套整套的市场促销感到无聊。
独立香水师用博客描述气味普罗大众
Pia Long是美国的一位独立手工香水师。她表示自己刚开始只是因为兴趣爱好才偶尔制作手工香水,再放到网上进行销售。不料,后来竟然发现,有人买了她的香水小样,并在网上一个香水论坛上分享了这款香水的味道,引起了别人的关注也来纷纷购买。于是,受到众人支持的Pie Long现已转为专门香水师。
其实香水本就是很诚实的产品,商品本身带有的气味就是最好的宣传。因此当大牌香水们忙着打广告,用精美的视频或图片吸引消费者时,独立香水也走出了自己的路,用博客这个大众亲民的方式,直接用对气味的描述来吸引普罗大众。
手工香水在博客的走红蔓延到了英国,英国人通过Etsy与Notonthehighstreet.com网站可以买到比品牌店铺便宜一半的手工香水,而且味道特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手工香水的高人气,于是产品也从线上走到了线下。如伦敦的精品店Les SenteurRoullier和Whitecorrect都纷纷引入手工香水从而获得人气,随后大型高端百货也耐不住了,福南梅森与哈罗德都设了手工香水的专柜。
手工香水的走红,让不少独立香水师也踏入了制作行列。然而价钱并不都亲民,伦敦大部分的精品店销售的多是40-60英镑的香水,而哈罗德的甚至有400英镑的。有香水博客写到,“很多品牌都有错误的观念,害怕价钱亲民就会有损其高端形象。”目前伴随香水论坛与博客的高人气,手工香水爱好者们甚至互相联系,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手工香水小样,以求了解更多独特的味道。
小众香氛专注为消费者营造愉悦体验
专注香氛的小众品牌——雅诗兰黛旗下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 London)和来自法国的香氛品牌Diptyque堪称借助差异化营销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体验的典范。
相比传统品牌定期推出标志性香水吸引消费者,祖·玛珑只有20种香调,每支香水的香调以成分命名,被装在同样的瓶子里,适合单独喷洒,也可配搭使用——这是它推荐的一种新式用香体验:以1种香调为主打,叠加2到3种。而Diptyque同样提供香水、香氛蜡烛和香氛身体护理等多种产品,销售渠道目前以连卡佛和10 Corso Como此类买手店为主。和主流香水不同的是,祖·玛珑和Diptyque这类品牌只做香氛产品,更在意香味本身。
主流香水在研发和销售背后其实有很多秘密——大部分奢侈品品牌并不设计、制造或销售自家品牌的香水,它们把自己的名字授权给集团企业,比如宝洁,或科蒂、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化妆品集团。
就像黛娜·托马斯在《奢侈的》中所写,“如果是香奈儿、让·巴杜及爱马仕之外的品牌想推出一款新香水,首先要汇总一个‘概要’。”这则概要是销售主管根据市场数据写出来的,说明希望设计出什么样的香水,是“我要一件艺术品”还是“就像在中国市场卖得很火爆的那款一样”,再请各个香料香精公司竞标。
类似的“市场调查”导致大部分主流香水在香味上异常相似。香氛评论师李竟认为,整个香水市场每年推出的香水有几百支,其中有70%到80%的香水都要经过市场调研和测试,没有几支新香水能存活过几年。
而祖·玛珑和Diptyque这样的小众香氛在研发和原料选择上享有更大自由,并不受市场调查和香精公司化学实验室的摆布。它们使用更多天然成分,又被称做“沙龙香”,通常吸引到参与更深和更忠实的消费者,并为他们提供愉悦的消费体验。
小众手工香氛营销有诀窍
1、用社交媒体聚拢小众香水爱好者。社交媒体更容易使香氛爱好者找到和自己兴趣相同的小众产品爱好者,分享也会使这种爱好不断发酵。如Diptyque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维护现有消费者和发展新市场的机会——其公关团队会在新浪微博提及自家品牌的内容下适时留言,因为每个普通的发布者都会传播产品。
2、自营销产品时提高粉丝的互动性。独立制香师若想使DIY的“产品”真正受大众欢迎,在利用微博营销时,不妨发布一些专业的产品知识以增加粉丝粘性、或在微博中植入热门的关键词以增加被搜索到的概率、开展话题讨论等以增加互动性。
3、原料独特和纯手工制作。相比主流香氛为降低成本添加化合物,小众香氛选择的都是天然原料。如它们会用大马士革玫瑰代替玫瑰香精。原料之外,手工制作也是另一重要标签。如Diptyque的每支蜡烛和每瓶香水都在巴黎附近的工厂手工制作,而祖·玛珑的一支香氛蜡烛也需要16个人手工完成。
4、给调香师足够大的创意空间。Diptyque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其中有1位内部雇用的调香师,以及其他3位合作调香师。为最终满足消费者多种个性化需求,这些“香水鼻子”没有特定的创作时限,可创作任何想要的香型,使用任何想用的原料。
5、分类引导顾客搭配不同系列的产品。在祖·玛珑的专柜,香氛设计师会按照20种香味的分类引导顾客,“你是喜欢花香,还是果香?”进而引导顾客自己搭配不同系列的产品,这也避免了在“香水”“居家香氛”和“身体护理”等几条产品线之间产生区隔——消费者不会仅购买香水或蜡烛,而更有可能因某种香型选择多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