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广东省化妆品安全条例(草案)》出台,根据草案,“分装制售的化妆品”被列为禁售范围,这一规定被解读为对化妆品小样的“封杀”。当前,化妆品小样因其低价让不少人心动,但是真假难辨。针对此次新规,业内人士表示,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规定并非“滴水不漏”,熟悉行业门道的人都可以轻易规避。
NO.2、“双11”80万款商品可赊账 每人每期上限一万(福州新闻网)

“双11”期间,1.5万家商户超过80万款商品,除黄金和虚拟商品全部可以赊账购买。具体操作上,天猫分期不需要绑定任何信用卡,也不需要消费者做办理信用卡的手续。消费者在浏览天猫支持分期的商品页面时,如果符合准入客户资质,可以直接选择相应的分期,系统会自动引导消费者确认开通;而如果消费者没有被分期准入,或者选择的商品超过了自己的分期额度,则可以在系统引导下通过操作余额宝来满足。
NO.3、联合利华第三季度销售仅增2.1% 不及预期(和讯股票)

最新消息,联合利华周四公布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的中国业绩“明显”放缓,当季的销售额增幅仅为2.1%,未能达到市场预期。联合利华在财报中指出,为了应对需求更低的前景,公司减少了在中国的库存水平,而第三季度中中国的销售额也有20%的下降,这对公司的全球业绩表现形成了拖累,当季的增幅仅为2.1%,总销售额是122亿英镑。
NO.4、美国Costco借道天猫进中国 网友抱怨货量少送货慢(每日商报)

近日,美国零售业排名第二的Costco也借道天猫国际,开通面向中国大陆网销业务。打开Costco在天猫国际上的网店“Costco海外旗舰店”,从头数到尾一共70件商品。“一分钟就能浏览完全部商品,这种逛店效率真够高。”有网友表示失望,“足足等了10天,太慢了”,对其发货速度网友也表示不满。
NO.5、美容店出霸王条款:办卡后3倍涨价 补卡要充值(新闻晨报)

余女士在米兰国际美容店充值2万元办理了白金会员卡,本想享受他们的会员三折优惠服务,但没多久,该店就调整服务价格,部分服务价格变成了此前的三倍。无独有偶,潘先生在张江一家震轩美容店花1万元办了一张白金会员卡,当余额还剩8000元时,卡丢了,在补卡时被店家要求再充值4000元。
NO.6、广州美妆批发市场繁荣背后现隐忧(南方日报)

数据显示,全国拥有化妆品生产资格的企业共4000多家,广州白云区就有近1000家。在上游产业链的带动下,美容美发化妆品专业批发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末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近年来,美妆专业市场制假售假的事件不绝于耳,拉低广州“美丽基地”的信任指数。在制假之盛的背后,透射出的是行业生存之忧、民族品牌发展之惑。
NO.7、中国奢侈品消费首现负增长 全球增速5年来最低(羊城晚报)

一向高速飙升的奢侈品销售在中国首次出现负增长。记者昨日在广州奢侈品市场调查发现,不但奢侈品经销商透露今年以来奢侈品销售疲软,多位以往经常购买奢侈品的有钱人也表示:“买奢侈品的心态有点像买楼,买涨不买跌。现在也减少了购买的次数。”有业内人士认为,奢侈品销售在中国开始进入回归理性的周期,将逐步进入缓慢增长的新常态。
NO.8、【副刊】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这句话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羞辱着所有被时间追债的现代人。世间的角色并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角色。检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宋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