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怕什么?
死?
不是!
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干净的不多。
明知道酒后开车会容易出事故,可还是开!明知道翻越马路隔离栏杆会被车撞飞,可还是翻!
我们面对死亡,也就是微微一笑!
怕什么?!我和一般人不一样!不会那么容易挂掉的!再说了,不是说还有来生吗?
那么,作为顾客,在买东西的最怕什么?死是不会的,再说了,出门买个东西也不至于有生命风险。
怕上当受骗?怕被买贵了?
哈,现在顾客心里也明白,买货的别指望会斗得过卖货的,老话怎么说来着,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只要是出门买东西,就是吃亏上当。
那么,中国人怕什么呢?
其实,我们最关注的不是物质生活质量,而是精神生活质量,更进一步的来说,我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面子!我们最怕的,不是自己过苦日子,而是自己没面子!
面子是相对别人而存在的,我们最怕的,就是在别人面前没面子。为了防止丢面子,几乎是在所不惜的,不怕花钱,不怕违法,不怕自己吃苦,万一丢了面子,甚至不惜违法!若还是无法解决,甚至是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每年几十万人的自杀数字里,有多少人往往是为了这个所谓的面子问题。
那么,顾客在买东西的时候,最怕的是什么呢?
不怕贵,不怕买错,不怕被店里坑,就怕没面子!
顾客一旦在店里丢面子,或者只是感觉上认为自己丢了面子,心里必然是极其的不爽,轻则降低采购计划,或是直接掉头离店,重则与店里营业人员恶吵一番,或者干脆大打出手!
那么,什么是买东西的时候没面子呢?
1、进店的时候,没人搭理,顾客一个人孤单单的站在店门口,甚至是叫人没答应。
2、被营业人员看不起,认为是个没身份没钱的人,或者说,我们这个店里的东西都挺贵的,言下之意:“看你这个样子,也是买不起的……”或是“我们店里不想做你的生意”。
3、营业人员的表情难看,脸上浮现出冷笑,再翻个白眼什么的,让顾客感觉到被羞辱,被轻视,被鄙视。
4、营业人员的语言上直接对顾客有些攻击性内容。
5、在产品专业,被营业人员抢白,直接告诉顾客,这个你不懂……
6、顾客在选购物品的时候,两三个营业人员躲在远处,一边看着顾客,一边嘀嘀咕咕的在说些什么,明显就不是在说自己的好话。
7、自己提出某个要求,或是咨询某个问题时,对方不搭理,或是直接否定。
尤其是这个第二条,被营业人员看不起,被营业人员认为是个没钱的人,这种情况最为常见,这类顾客往往曾经穷过,以前进店买东西的时候被营业人员鄙视过,有心理阴影,即便现在有钱了,但是这个心结仍然没丢掉。每次进店的时候,在心理习惯上,仍然会有这方面的担心。所以,这类顾客进店时,往往会进行一些刻意的身份显示动作,例如把自己身上值钱的东西故意显露出来,例如名牌手表、名牌包、钻戒、名牌太阳镜、名牌大衣、车钥匙等等,再有就是一些能显示自己购买行为或是实力的动作,例如手拎着一堆购物纸袋,或是说明自己有本店或是某名店的VIP卡,或是抱怨店门口停车不方便,或是强调自己的某类高端消费习惯等等。这些行为,就是一种“亮价”行为,主动亮出自己的身价。
顾客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不想让自己受到营业人员的伤害,更不想在店里丢面子,在刚进店的时候,会较为敏感,要么主动进行亮价行为,进行预防,要么在感觉到营业人员有意无意的鄙视自己,或者预感到自己有可能会在这个店里丢面子,最简单的解决措施就是迅速走人,并且再不进店!
作为营业人员,在发现进店顾客有明显的亮价行为后,应该立即想到,这个顾客很有可能在心灵上有过伤害,需要承认顾客的身价,需要承认顾客的购买能力,需要承认顾客的购买品味,甚至还需要对顾客进行一些心灵上的慰藉。在迎接方面,要迅速上前迎接,在顾客刻意提及自己的某类高端物品时,应及时肯定,并进行一些连带夸赞,诸如:
1、这个牌子不是一般人用的起的;
2、这个牌子一般人都不知道的;
3、一看这个,就知道您就是个讲究人;
4、您是XX店的高端顾客呀,能赏光到我们店里来,真实蓬荜生辉……
这几大碗心灵鸡汤灌下来,顾客心里想必也舒服多了,也为接下来的沟通工作打好基础。也是让顾客心里放心,自己在这个店里应该不会受到伤害或是丢面子的事情。
再有,就是在行为上,态度上,脸部表情上,语言话术上,确保不会对顾客造成心灵感觉上的伤害,确保不会丢面子。(作者:潘文富 刊登于2014年第4期《洗涤化妆品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