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马太福音》里有句话:“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美丽光鲜的化妆品行业,天生是要在大城市起舞的,如此看来,县级市场当属窄门。如今,这道“窄门”显然越来越热闹了。当品牌商和专营店对县级市场的“啃食”都愈加用力时,处于二者之间的代理商,是怎么看的?
细化代理区域?纠结!
成立与2005年的河南某化妆品公司,曾任过多个化妆品品牌的省代。2012年,其中一个品牌由省代调整为地区代理,放弃了南部三四个较远的区域,主做豫东、豫西和豫北地区的市场。
放弃了一些区域,整体业绩会有较大提升吧?L却笑言,提升并不大。在厂商的代理商策略里,认为代理区域缩小了可以让代理商投入更多精力,把所负责的区域做精做细,然而落实到真正的现实中,这种想法就显得很理想化了。
“比如一个原来负责10个区域的代理商,他有30人团队在做这些区域,调整之后只负责5个区域,那可能团队会减到只有10个人了。”L随后说起自己的团队,曾经售后服务人员就有70多人,随着代理区域的调整,相应就减了一部分人。毕竟,高昂的人员成本让代理商们不得不“现实”起来。
屈臣氏来了?挺好!
屈臣氏等大佬级的连锁店下沉,对县级市场的同行们,意味着什么?L笑着告诉记者,他接触的客户和朋友中,就有一些地方已经开了屈臣氏,跟以前相比这些老板工作积极性更高了,销量相比以前都有所提升。
屈臣氏在县级市场开店,必然会选择在重点商圈。在县城,屈臣氏的出现会让这些商圈的客流量进一步加大。对化妆品店而言,特别追求高客单价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客流量和成交量成了店里更加注重的因素。客流量大了,生意相对会比过去更好,业绩也就有所提升。
至于竞争和冲击,也并没有想象中的激烈。缘由也不难理解,因为各自的产品结构不一样:屈臣氏内自有品牌比较多,利润也来自它们;而当地专营店内,除了一些名品,更多的是国内二三线品牌。
“没有对手的老大是假老大。”屈臣氏等在县级市场的下沉,带来了市场消费力的膨胀。其实,对于县级老店而言,没有对手,市场终将会一片低迷;没有对手,你就抢不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占领乡镇店?走起!
“小乡镇也有大未来”河北保定的一家成立了5年的化妆品公司,代理有水焦点、魔力鲜颜、艾霏莱婷等品牌。当记者问及其合作客户中在县级市场的占比有多少时,总经理R给出了个有意思的数字——98%!在这98%当中,又有75%左右都在乡镇市场!
R介绍道,保定有22个县城,1100万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县城和乡镇,占了总人口的90%以上,所以大的消费潜力反而在县级和乡镇市场。对化妆品代理商而言,成本支出最高的是什么?R深知是人员成本。对R来说,在保定的县乡市场做一场活动,乡镇店只要2个人就可以,最多3人,而县城店得派出6~8个人,成本非常高。
至于经营理念R表示,“只要重视我们的产品,哪怕是C类店,只要有做A类店的上进心,我们就能帮他打造成当地的A类店。做我们的品牌,只要把我们的产品当成主推产品的,就是好店。”
如今,R在保定已经合作了100多家的乡镇店,状态可谓自得其乐。“刚开始,当我们还没有强大的时候,是只能从县乡市场这个夹缝中入手以生存,渐渐地,在夹缝中我们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和机会。”他相信,以后会有更多代理商将精力转向乡镇市场。
当然也有难点,R表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乡镇市场的物流很难解决,给发货造成了一定障碍。不过,随着乡镇市场消费的进一步升级,它终有一天不会再是问题,这一天或许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