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是场博弈,更是个技术活儿。同样的,营销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需要更多技巧。爱情的博弈中总有一方进,另一方则退。而众多企业也面临相同的困扰,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甚至各种让利各种抽奖轮番上阵,可消费者就是不买账,各种逃之夭夭。
同样的,在营销中,一味的把自身位置放的过低,一味的卑躬屈膝迎合消费者,失去自身个性,太过圆润反而降低了自己的身价,很快使消费者腻烦,另觅“新欢”,而适当的作一点,矜持一点反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消费者的诉求要满足,但也不能完全求爷爷告奶奶式的供着惯着。
马佳佳式“挑剔营销”变革的是选择主体
如今出现了一种选消费者的挑剔营销方式,将封建王朝拖着盘子等待皇帝翻牌宠幸的模式彻底颠覆。如今任你再有钱,你不符合我的尿性,我的东西你照样买不着。如火爆2013的马佳佳情趣用品店,对顾客提出的:不好意思的不准进,长的不好看的不准进。虽然也许只是一种噱头,但也是开始挑消费者的一个先驱,对消费者提出了要求。灌输的是一种:你符合我的店,所以才让你进,而不是你今儿心情好,所以挑了我的店的消费概念。
马佳佳式选顾客的挑剔营销变革的是选择的主体由过去的顾客选商家到如今的商家挑顾客。消费行为上实现了被动等宠幸到主动抬高身价招巴结。门槛越高反而越激发了消费者一探究竟的猎奇心理和不服气的好胜心理。
唯品会式“饥饿营销”变革的是竞争主客体
近年超火的“饥饿营销”也是不惯消费者的一种理念,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经典案例当属唯品会。原本的开店等顾客临幸彻底被颠覆。每天上线什么牌子由我定,限量销售,你错过了就没了,还想要,等下次碰巧上这个牌子吧。传统的售货员跟在屁股后面:“小姐,多适合你,帮你包起来吧”的模式变为倒计时催你,逼你拍板。一件东西加入购物车你只有19分钟决定到底付不付款,过了19分钟,不好意思,提醒过你了,现在东西被别人拍走了,你后悔去吧。
过去的等你付款求你付款变为如今的你上赶着付款。其实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一种观念就是我的产品不愁人买,你不买就没了。
矜持的底气一定是建立在自身产品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或在某一方面做到极致的基础上。比如唯品会,的确是正品,又的确降价不少,所以人家有实力有底气拽,有消费者为它的拽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