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年择偶标准在网上疯传,“身高172-182cm、体重65-85kg、发型普通,性格温和,不吸烟,少喝酒,不爱泡吧;本科以上学历、月薪在3000-10000元之间,会煮饭,有耐心,不说脏话,稳重,大方,忠贞不二……”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纷纷对号入座。一名日化企业老总看了后,连叹“择偶难”。他正为找对象焦头烂额。
他还感叹,企业找合作伙伴就像择偶,因为择偶只选一次,但却是一生的风险,而企业择偶则是随生意发展不断变换,考验、风险无时不在,择偶不当可能伤筋动骨,乃至满盘皆输。
择偶是江湖,可以相濡以沫,也可以刀光剑影。企业择偶要警惕八大误区。
择偶的三个阶段
该老总总结,个人择偶要对自己负责,企业择偶对企业负责,前者是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几个人,后者则是上百乃至更多的企业员工,但两者择偶的内在道理是相通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企业小时,没有挑食的权力,只有渴求生存的欲望,所以,对合作伙伴很可能只能将就或者苦苦追求,还要提心吊胆,害怕随时被抛弃、欺骗,只能战战兢兢往前冲。
企业大了,翅膀硬了,眼界也高了,说话硬气了,这时可以慢慢梳理,择优汰劣,可能会伤害合作伙伴的心,但是为了企业发展,调整是必须的。不少企业老板重感情感恩图报,不忍心下手,对企业发展未必有力。
企业更大了,实力更强,资本更厚,选择的主动权更大,这时候择偶水平代表了企业的水平、决定企业的未来,择得好,企业越做越大,反之亦然,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时,切忌心高气傲,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清晰的战略,择偶要“如履薄冰”,否则,“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也未可知。
个人择偶也一样,刚开始参加工作时,屌丝一个,不可能找白富美,人家不嫌弃你就好了,当然,不排除个别特别优秀的、运气特别好的案例。这时候要擦亮眼睛、抓住机会,选得好则同甘共苦、一生幸甚,否则水深火热。几年后,择偶有更多选择,有差不多的赶快下手,否则岁月蹉跎,空自嗟叹,多少剩男剩女就是这样练成的。
“选择是江湖,可以相濡以沫,也可以刀光剑影”,该老总总结,练好自己、壮大自己,遵循规律,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选择。
择偶的八大误区
1、迷恋主导权而寻求过度弱小的合作伙伴
有些企业为了在合作项目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享受说了算的痛快,故意寻求实力较弱的伙伴。但实际创业活动中,谁都想说了算,谁都想当“主人”,但主人不是谁都能当的,不是谁都能够当好的,当家做主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更大的责任。
2、没有对合作伙伴进行深刻了解
有时候因为受到形势和环境所迫,不得不很快找到能够出资的合作伙伴。但是如果对对方没有深入了解便草率地签下了合作合同,那么很快创业者会感到后悔。如果对方缺乏诚意,合作款项迟迟不到账,会最终影响到项目开发速度,丧失了抢占市场的最好时机。创业者因急于发展企业,对合作方的信誉、实力疏于考察,极易为企业留下隐患。在涉及资金投入时,一定要强调资金的到位期和资金到位的比率。
3、未与合作伙伴达成共识就实施
如果合作双方对某一个项目仅仅因为简单的了解和互相赏识就开始创业,那么后期很容易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特别是当投资方对生产方的市场运行方式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自视为“救世主”的投资者,在不了解行情的情况下强行要求对方改正,而对方又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对,执意不肯听从,双方僵持不下,迟迟达不成共识。
4、过分看重钱在合作中的地位
作为一个投资者,需要的是耐心与细心。不能认为自己是投资者,就颐指气使,将自己当成救世主和百事通,这样极容易引起合作者的反感,激化矛盾,导致两败俱伤。一个理智的投资者,应学会尊重合作方的意见,并尽力弥补对方在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不足,做到有节制、有分寸,遇到问题充分交流,必要时要能够求同存异,克己从人,以争取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5、选择实力远超过自己的投资伙伴
当和极具实力的大型企业合作,对方为这一项目投入了足够的资金,同时也占据了大部分的股权。资金问题解决了,但在经营、管理、人力等诸多问题上却达不成共识。事实上,由于合作伙伴过于强大,揽权、抢权意识强烈,会导致真正有知识有想法的人却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中。尤其是对于刚出道的创业者,在以股权融资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双方力量的平衡问题。虽然不能一心想着“制住”对方,但也一定要随时警惕被对方“制住”。
6、进行没有希望的“友情”投资
有时候创业者会因为友情或者亲情的关系,答应他人的合作要求,却忽视了对方真正的能力和才干。最后既没能让好友感受到创业的好处,也使自己陷入困境。投资者在投资时,一定要记住,感情代替不了理智,不要被感情的温情面纱蒙蔽住眼睛,迷惑了头脑,最后为了“讲感情”,其实却伤害了双方的感情。
7、对合作缺乏真诚频频违约
有的创业者为了让自己占到更大便宜,会在脑子里把小算盘拨了又拨,极力寻找合作条款的空当,不按合约规定办事,屡屡推诿、延迟、压缩投资时间和数额,寻找各种借口让对方替其出资、垫资。这样的行为会让对方也对合作丧失了信心。私心太重,合作缺乏诚意,不信守承诺,是投资合作中常见的事,亦常常成为投资失败的诱因。
8、迷信专家,过于相信专家的能力
一年到头总会有许多这样那样的专家在媒体上指点江山,也总会有许多听了专家的话而投资失败的倒霉蛋指着专家骂娘。专家不是万能的。投资者对专家在投资中的作用往往不能准确定位。对专家的话偏听偏信,当专家出现失误时,因他们是专家而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往往造成投资失败。创业者不能过分迷信专家,既要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又要以自己的智慧加以判断、甄别;对专家既要大胆利用,又要合理地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