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就是生产力,铁杆粉丝更是绝对生产力。这年头,甘心为你花钱的人都是最爱你的人。演唱会门票是卖给粉丝的,高价产品是卖给拥趸的,快乐是卖给上帝的,你没粉丝就不要再混了。
这个世界上最牛的品牌是要让消费者一听到名字,就争先恐后的、不惜多花钱也要买的品牌。而对于营销者而言,要想自己的产品拥有广大的“粉丝”市场,就必须要理解产品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并且和这个群体建立长久的关系。
吊足胃口
你的产品不是最好的,但是一定是最稀少的。纵观各种营销手段,“饥饿营销”是最容易引爆的方法,这方面的高手要数苹果,苹果十分擅长使粉丝们感觉“饥饿”,在每次新品上市之前,均会放出大量吊胃口的信息,各类的“谍照”、内部人士信息,以及一段段精美震撼的产品视频、广告图片,还有让人热血沸腾的上升发布会等等,都保持着粉丝高度的关注和议论,甚至还有大量的各地上市购买人群的通宵排队、买到手之后的炫耀等等信息,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动新老用户。
越是更多的人在寻找你的产品,必定造就了更多的话题和口碑传播,因此,永远不要让你的产品泛滥,把握好产品上市的节奏,让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充满了诱惑。时下,消费者注重个性已成时尚,购物时喜欢求新求奇求异,忌讳“随大流”。讲求适量、甚至限量销售,总给市场留点“空”,让“上帝”们有点儿“饥饿感”。这样不仅能满足顾客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刺激购买欲望,而且能激发占有欲,形成粉丝。
服务做到家
营造一个消费者不想对品牌恶语相加的环境,不能让消费者产生后悔情绪。因此,要找出带有强烈负面意见的顾客群,优先考虑他们遇到的问题,并调配资源解决其中的根本问题。换句话说,要想理顺顾客体验问题,必须以坦诚的心态关注顾客最普遍的抱怨。
小米手机的质量问题就是一直被忽略的,小米手机更多的代表了一种文化和品牌,而产品本身被忽略。这种忽略产品本身质量的特质,让小米可以放心的出售并不很成功的产品,甚至连工程机都可以拿出来卖,开业内之先河,可贵的是粉丝还非常高兴。而量变则会带来质变,在没有产品质量的支撑下,你很难靠感情和洗脑,来维系一个这么大团体的稳定。雷军看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在没有足够产品功力的情况下,维系这么一个几百万的粉丝群体是必然要出问题的,小米二代的销售情况便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