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初,全球规模最大的丝芙兰门店落户上海,似乎也彰显出该品牌深耕中国市场的雄心。然而,在新老商家的模仿和赶超之下,体验式销售的首倡者丝芙兰正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这艘异军突起的美妆旗舰正从天高云淡的蓝海滑向千帆竞渡的红海。
丝芙兰品牌创立者法国人多米尼克·曼德诺于1969年开设了一家仅经营香水的小商店,他采用创新的店面设计,把原先封闭摆放的柜台改换成开放布置的展台,顾客游走于其间,在营业员辅导下“自助”尝试多个品牌的同类产品。从1979年起,曼德诺着手发展分店,开始了连锁运营的尝试。
1993年,曼德诺在外部投资帮助下,将原有店面与从英国零售商BootsPLC手中收购来的香水连锁店合并,又将新连锁系统更名为“丝芙兰”(Sephora),它是希腊语“漂亮”(sephos)和《圣经》人物摩西的美丽妻子西坡拉(Zipporah)这两个词的巧妙组合。
所有丝芙兰门店都有相似的“观感”—黑、白和红是墙壁、展位和员工制服的主题色调。店内交替播放流行音乐和另类音乐,营造风趣、派对式的购物气氛。其公司高管曾说:“我们告诉年轻女性尽管进店尝试各种化妆品,什么都不买也没关系。对于化妆品零售而言,这是全新的理念,让我们吸引从未逛过化妆品商店的客户,并一同做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