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妆品界,有一种论调:“消费者都是感性的,需要引导其消费观念。”其中,有的化妆品可以卖到非常高的价格,还让消费者趋之若鹜?而一些产品质量极佳的产品,即使以低价销售也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产品本身除质量这个刚性衡量指标外,对于消费者而言,还有一个品牌感知质量的隐性衡量指标。
在消费过程中,女性消费者容易受到打折信息的影响,她们经常会因为促销活动或者广告影响而购买一些没用的或者超出实际需求量的东西。一般来说,女性在很多情况下比男性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她们往往会不惜血本地大量投入大化妆品购买上,尤其受到相关化妆品销售人员的推销与介绍,或者新品上市而做的煽动性广告,因为女性对于各类媒体广告的关注程度均高于男性,比男性消费者对广告的敏感度普遍要高很多,所以她们便更会对产品产生兴趣,觉得买得了产品就是买得了美丽,必须一试。
很多消费者还会因为某品牌产品的试用或者派送的一些赠品而形成了对该产品初步的心理接受,加之现场的人员引导很容易就放弃了自己的原则而投入到产品购买的行列之中。介于女性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很多企业尤其是美容行业,经常利用消费者的某些疑问而进行顾问式的服务,不断地强化消费者的美容意识,让她们觉得自身存在着不足有待改善的地方,并且在不断的推进中让消费者潜意识里形成了非美不可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情况下的女性消费者,很容易就被对方的糖衣炮弹所击中,在终端的感受中不断地降低了对产品的抵抗力,形成最终的购买行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对美的要求也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标准上,女性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产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关注着品牌的附加值,你的服务是不是让人满意?终端的设计是否跟产品特征融为一体?销售人员的着装或者语言是否协调是否符合品牌的形象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女性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一个重要选择指标。于是相关企业开始全方位研究女性消费的共性,以此来指导产品在终端的体现方式,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便出现了日益激烈的终端竞争。因为企业知道,女性消费者的直觉胜过理性的判断,几张震撼心灵的海报设计,几个精美的小礼品,它所取得的效果,可能胜过几重产品技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