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晚6点。记者路过广州天河城地铁附近的一条小巷,长度不到200米,就有多个贩卖面膜商品的流动摊档,吸引着下班白领、城中村居民的驻足。凭着比商超便宜两三成的价格竞争力,这些流动摊贩让购物的市民忘记了他们的"走鬼"烙印,甚至屡屡产生这就是"平价超市"的错觉,宽心采购。
走鬼抱团贩卖蔬菜、水果、零食、衣服、鞋袜等商品,不足奇怪,但如今,面膜也成了走鬼的一大利润产品,且是"抱团"形成规模,无不印证着面膜时代的来临。
专家认为,从品牌的活跃度方面而言,专家们把2012年称之为"面膜年"确实并不过分,但从面膜的市场销售而言,笔者认为2012年面膜的机会才算是刚刚开始,因此将2013年仍然定义为"面膜年",国内面膜市场总体还处于成长期,且面膜还是迅速成长的品类。2012年面膜市场风生水起,品牌跌出,一方面专业的面膜新品牌越来越多地涌现,如容园美、i尚i膜、魔力鲜颜,优魔优漾等,另一方面很多原先主攻基础护肤品类的品牌也开始把触角伸向了面膜品类,这里典型代表如泉润、依琳娜、美肤宝、草舍名院等。
据尚道女性消费发布的最新消费数据,面膜紧跟乳霜、化妆水、护手霜3大基本护肤品,成为第4大消费品。从广州核心商业区的面膜品牌爆棚,再到电视、杂志上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无不在向消费者宣告,面膜时代到来了。
随着中国女性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接受到的护肤理念愈来愈丰富和成熟,面膜的消费概念也日以继夜地转变,使用面膜的频率随之提高。正如很多业内专家分析,消费者消费能力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护肤需求增加,以及面膜利润可观等,均成为行业高速发展的催化剂。
相对于有更多功效的精华护肤产品,面膜则更多的是强调密集护理,保湿、美白、祛斑是最大的需求点。现在环境恶化明显,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皮肤健康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而人们对美的追求与日俱增,脸这个最重要的形象工程被无数女士定为"战略重点",尤其是保湿方面的需求每天存在。正由于这种消费环境,面膜产品被逐渐定位为护肤品中的日常必需品,易耗性的生活必需品具有极强大的市场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