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这股“限广”旋风刮来,犹如一阵寒风袭来,让那些靠在各大卫视投放广告宣传品牌的企业、尤其是化妆品企业情不自禁打了个哆嗦。
当电视广告的繁华褪去,化妆品行业的春天在哪里?
寒流来袭
长期以来的化妆品宣传,电视广告成了主战场;消费者更是在广告的狂轰滥炸中陷入晕眩,在选择日化品时又不可避免的倾向那些叫的最响的品牌。有化妆品牌代理商甚至扬言:“广告就是品质,广告就是销量!”
“限广令”的颁发意味着肩负了电视台70%营收重担的电视剧插播广告将宣告消亡,同时意味着各大卫视收入的减少。而各大卫视想要挽救损失,必定会继续抬高所剩时间的广告费用,这就给在各大卫视投放广告的企业,尤其是化妆品企业以很大打击。依靠电视广告轰炸出品牌形象的本土日化企业,若想继续维持其品牌声誉,将不得不承受更大的电视广告经费压力。寒流来袭,是进是退成了化妆品的艰难抉择。
当电视广告成为稀缺资源,化妆品行业的春天在哪里?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其实电视广告对我们来讲也没有想象那么大,有些品牌电视广告宣传打的不好,言过其实,反而会影响我们终端市场的销售。你想,假如产品质量不好,电视广告又鼓吹的“轰轰烈烈”,这个品牌不会走的长远。”某国际知名品牌驻中国代理商认为,“限娱令”和“限广令”双重压力下,品牌电视广告争夺战的硝烟淡淡散去,化妆品牌的口碑和品质成为更重要的形象宣传,在这场品质的竞争中厂家势必会加重产品质量的把控。当电视广告的繁华退去,迎来的便是品牌的重生。
“不看广告,看疗效”
“限广令”乐坏了广大的电视观众,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安心看一集完整版的电视剧了。谈到没有广告将如何选择化妆品,在外企工作的April显得很专业,“现在消费者没那么傻了,你看安利,玫凯琳电视广告并不大,但是人家产品好,直销的也不错啊,说到底还是产品质量问题,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当广告不再是消费者选择品牌的唯一标准,品牌的文化、品质、口碑成了品牌商要考虑的问题。广告少了,产品的“疗效”不再是玩概念、传达几个拗口的高科技名词那么简单的事,真金白银的市场必定会成为大浪淘沙的战场。
也有品牌“我自岿然不动”,以不变应万变。除了玫琳凯、安利这些大众熟知的直销品牌很少做广告,更有百年的老品牌从来不在媒体上露面,美国的顶级护肤定制品牌VII就是特例。她一直在美国政商界名流中低调流传、保持其神秘的姿态,靠的就是其品质和口碑。保存有全球唯一的皮肤密码档案、拥有顶级的化妆品研发团队、建立起世界上唯一的护肤定制会所,这一切铸就了她永不褪色的品牌传奇。对于真正的私享家、收藏家,好的东西总是拒绝高调的宣扬,广告无疑会扼杀一个大牌的贵族气质。
“吹尽狂沙始到金”,当电视广告繁华褪尽,化妆品牌只有褪去浮华,修炼内功,才能有机会拥抱下一个化妆品行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