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我国化妆品工业销售额达1400多亿元,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但这个庞大的市场,似乎与大多数民族企业无缘。
继小护士“外嫁”欧莱雅、大宝“联姻”强生(中国)后,国内化妆品行业又一收购案尘埃落定。12月6日,全球最大香水公司科蒂集团与中国本土护肤品公司丁家宜正式公告宣布:双方已达成了股份购买协议。根据协议,科蒂将获得丁家宜控股公司的大多数股份,预计交易将于2011年1月完成。
很多本土品牌开始思考生存的问题。竞争的压力,让本土品牌不断地总结,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之道。日化专家张红辉对周报记者谈到:“本土企业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现状和国情出发,制定符合自己的发展路线,本土牌子要做品牌,必须专注、专一、专业去做,坚持自己的品牌定位去走,不断创新,做出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品牌。”
广州立白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许晓东对周报记者说:“民族日化企业着面临着大的生存压力,不同的企业会选择不同的生存发展的道路,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我还是呼吁民族企业能够一起努力共同发展。提升民族日化的竞争力。民族企业应该在差异化竞争上多下功夫,在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优质的前提下,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新需求,做出特色!”
本土企业相较外资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民族品牌更了解中国市场,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那么关键就是如何在产品研发上,如何在产品质量上真正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民族品牌如何做到做好呢?日化专家张红辉认为:“根据中国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去做,走自己的特色路线:坚持企业文化,坚持品牌文化,产品品质要加强,精英团队的打造,技术含量要提高,产品包装要有特色,注重渠道和价格体系的定位策略,专业的服务与指导,科学分析市场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市场的营销体系。以差异化营销出发,做到与外资品牌有区别,坚持自己的特色路线,做出符合市场消费者的东西来,本土品牌才会有出路。”
碧斯总经理冯小虎对周报记者表示:“面对外资企业强势的局势,本土企业无可畏惧。因为我们有我们自身的优势,有竞争是好事,有竞争才会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民族企业只要认清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要盲目扩张,专注于某一领域做专做强,就会赢得市场。定位越清晰,领域做得越细致,像立白,像霸王等国内的一些品牌,做得就很不错。在得与失之间把握好,只要坚持,我相信民族企业振兴只是时间问题。”